源起基金已投企業志道生物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深耕蛋白工程領域
近日,源起基金已投企業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志道生物)宣布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中信建投資本獨家投資完成。本輪融資所得將用于多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多肽、抗腫瘤細胞因子管線的研發。
?
此前,該公司曾先后獲得冪方資本、夏爾巴投資、啟融創投、懷格資本等機構的投資,并在2020年10月完成了由沂景資本、喬景資本和昌發展共同投資的B輪融資。此外,還在2021年獲得君實生物的戰略投資,接連獲得資本和產業方的認可。
志道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創新和研發驅動型的生物技術平臺型企業,公司專注于重組蛋白質的工程學設計及工藝設計,從事多肽、細胞因子及酶類等重組蛋白藥物開發,并應用核心技術蛋白質定向變復性技術和蛋白質工程學技術解決生物制藥與蛋白質產品開發中多個環節的核心制造及專利壁壘問題。憑借這些底層核心技術,志道生物旨在打破國外對蛋白質藥物工程和制造市場的壟斷,彌補國內行業在相關領域核心技術缺乏的空白。
不破不立,0到1的自主創新,
打破國際技術壟斷
志道生物創始人張維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博士,師從英國著名蛋白及分子診斷學家、英國皇家化學院學會院士肯特·道格拉斯教授。博士進修結束后,張維就職于英國著名腫瘤研究中心“倫敦癌癥研究所MRC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從事細胞生物學的機理性研究。這段經歷結束后,張維先留在美國從事小分子靶點藥物研發,后回國加入諾和諾德開始了五年的一線生物醫藥研發。
志道生物的核心技術之一的“蛋白質定向變復性技術”正是由張維博士帶領其團隊在一次次摸索中自有研發的專有技術,利用原核生物合成重組蛋白,然后體外重塑蛋白結構和功能。該技術突破了用真核細胞制造蛋白質的產量和成本局限,尤其適合于像多肽及細胞因子這類小蛋白藥物的設計與開發。
相較而言,用原核細胞表達出的蛋白因其缺乏正確的折疊結構而喪失活性。大腸桿菌作為一種原核細胞,其表達系統雖然是目前最常見、最穩定的外源蛋白表達系統,但直接表達出的蛋白也缺乏活性不能予以應用。
志道生物可以通過蛋白質定向變復性技術將大腸桿菌大量表達出來的變性固體蛋白質(包涵體)重新高效折疊成高活性的可折疊蛋白,從而實現以低成本方式生產高附加值的蛋白質藥物的開發,比如:索瑪魯肽、特立帕肽、白介素類、生長因子等知名品種都可以依托此項技術開發。
基于包涵體之蛋白變復性被公認為是一項復雜的、經驗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有多年的蛋白質工藝設計的經驗和對蛋白性質的深刻理解才能夠勝任這一工作;且每一種蛋白都有其特殊性,因此能否成功的設計重組蛋白的變復性方案及配方一直是制約用原核來制造基因工程蛋白產品的關鍵因素,也是原核蛋白工藝制造的主要技術壁壘。
這幾年,志道生物依托于自主強大的變復性技術,以先進的蛋白質工程學設計理念為加持,志道生物創新開發出了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組蛋白類藥物管線,并成功實現了與多個成熟上市藥企及知名藥企共同及授權開發等多元化的合作模式,這些管線涵蓋抗腫瘤、孤兒藥&兒童藥等細分領域,直指目前市場及臨床急需、政府重點支持的腫瘤重癥藥物、罕見病藥物等。除此之外,志道生物自主推進和孵化的多個管線也引起了多家上市藥企的關注。
已投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