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基金已投企業大普通信參與開發高精度時頻同步芯片取得成功
日前,中國聯通研究院聯合源起基金已投企業廣東大普通信,共同開發研制的高精度1588時頻同步芯片取得階段性成果。經過長達半年的試制,聯通研究院和大普通信在時頻芯片的設計、制作和測試上協同共進,并且經過測試,各項主要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次合作旨在實現時頻同步芯片的國有化,打破國外對于高精度時間定位核心器件的壟斷,為5G和工業互聯網等網絡提供了可靠的、低誤差的時間基準精度。

時鐘頻率同步和時間同步技術是現代通信的關鍵技術,包括衛星授時技術、高穩時鐘源技術、鎖相環技術、時鐘同步算法及IEEE1588同步技術等,其產品形式主要有原子鐘、高穩晶振、鎖相環芯片、IEEE1588時鐘芯片以及時鐘設備等。其相關產品研發投入大,測試周期長,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聯通研究院和大普本次設計投片的這款時頻同步關鍵芯片,將時鐘同步系統中的處理器、鎖相環、時鐘緩沖器全部集成,運行時鐘協議、同步算法、管理等軟件,形成一顆SOC時鐘芯片,提高集成度,簡化通信時鐘系統的設計。
同時,聯通研究院提出的該芯片應能夠同時支持《中國聯通同步網網絡技術體制》企業標準和ITU-T G.8275.1國際標準中所述功能也被融合到該芯片的功能選項中。在對芯片支持的標準功能測試過程中,基于最優頻率支撐的同步狀態傳遞機制、PTP A-BMCA算法、PTP數據集參數等重要功能項均較好的通過了測試驗證。測試結果充分表明該集成SOC時鐘芯片的性能優越性,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時頻芯片將為中國聯通時間同步和時鐘同步網絡后續建設帶來更多樣化的選擇。5月下旬到6月上旬,聯通研究院聯合聯通北京分公司、聯通河北分公司和上海交大進行的“北京-雄安高精度地基授時項目”實驗中,取得了超375km現網光纖鏈路長度下的時間誤差小于300ps的成果。在后續的高精度地基時頻傳遞網絡試驗和建設中,期望將該芯片應用于地基授時設備,進行現網環境下的驗證與調試。
同時,在國家實施核心尖端高科技芯片和設備“自主可控”的政策導向下,各基站設備商的5G基站設備亦可加裝該國產芯片進行測試、驗證并在運營商網絡中試商用,提高國產化率,打破國外壟斷。源起基金深入挖掘5G產業價值,積極尋求行業內優質領先企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大普通信作為源起基金投資“家族”一員,與中國聯通攜手,實現時頻同步芯片的國有化,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做出貢獻。
已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