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3月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概覽
1 醫藥健康產業分類及概念
參考動脈網分類標準,將醫療健康產業分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數字健康和醫藥流通五大領域。五大領域中,生物醫藥包括生物制藥、化學制藥、中藥、醫藥研發制造外包服務等;醫療器械包括體外診斷、醫用耗材、醫療設備、其他診斷/治療設備等;醫療服務包括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與民營醫院、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數字健康包括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健康和新型數字療法;醫藥流通包括零售藥店、藥械物流、醫藥批發。
圖|醫療健康產業分類
2 醫藥健康領域投融資分析
一、融資事件和金額:2020年至2022年3月,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103起投融資事件,8起未透露融資金額,共融資102.5188億元,平均單筆融資金額1.0791億元。
二、融資輪次:2022年3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以A輪為主,按事件數排序為:A輪,Pre-A輪,戰略融資,B輪,天使輪,A+輪,種子輪,B+輪,D輪,C輪,C+輪,早期項目(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A輪、A+輪)占比較高,為66.01%。
圖|2022年3月醫療健康產業領域融資輪次分布
三、細分行業:從細分行業看,2022年3月醫療健康投融資事件多集中在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領域。按事件數排序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數字健康,醫藥服務,醫藥流通。
圖|2022年3月醫療健康產業領域融資行業分布
四、區域分布:從區域分布看,2022年3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多發生在北京,前五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蘇州,深圳,重點區域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
圖|2022年3月醫療健康產業領域融資企業區域分布
五、事件Top 10:2022年2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Top10中,以深信生物單筆融資金額最高,Top10中多為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企業。
圖|2022年3月醫療健康產業領域融資事件TOP 10
深信生物成立于2019年11月,是國際上少數擁有mRNA核心遞送技術的公司之一,獨有知識產權的LNP遞送平臺,可以滿足不同類型mRNA藥物遞送需求,在研發方法、mRNA設計、合成及修飾、遞送路徑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LNP技術平臺能夠設計并構建成千上萬種可離子化類磷脂庫,能夠在不同場景篩選,找到適合特定需求的LNP來完成mRNA的遞送。AI平臺能夠分析優化合成的LNP結構和活性數據,找到best-in-class的LNP結構。
依靠國際領先的LNP遞送技術平臺,在罕見病、腫瘤治療性疫苗、腫瘤免疫治療增強劑、感染性疾病預防疫苗四大方向構建研發管線,是國內為數不多針對罕見病開發mRNA疫苗的初創公司。目前該公司有多項試驗同步進行,部分已經進入臨床前研究。
公司已在深圳、南京及香港設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實驗室,擁有一支優秀的科研及管理團隊。
六、月度關鍵詞:合成生物學。2022年1月、2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月度關鍵詞即為合成生物學,本月合成生物學投融資賽道繼續保持熱度。
圖|2022年3月投融資事件合成生物學相關企業
3 醫藥健康產業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德默特生物
德默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于珠海,專注于微藻基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包括功能脂質(如類胡蘿卜素、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等,主要應用于食品、膳食補充劑、化妝品和動物營養領域。
通過微藻合成生物學技術,改變功能脂質、蛋白質生物大分子制造方式,替代傳統農業生產。功能脂質與蛋白質市場需求分別高達百億、千億美金級規模,且增長速度較快。微藻生產兼具經濟效益和碳中和的社會效益。一方面,藻類可以綠色、高效地生產出高附加值蛋白質和功能脂質;另一方面,微藻固碳是一種高效經濟的碳中和技術路徑,每噸藻可固定1.8噸二氧化碳。
基于市場對優質微藻基產品巨大需求及團隊豐富產業資源,德默特已獲得了數千萬元訂單,預計2022年三季度開始進入量產階段,并于明年完成訂單交付。核心創始團隊在微藻生物技術領域具備深厚技術積累與多年研究經驗。
案例二:森瑞斯生物
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的擬孵化公司,專注合成生物學領域研發及生產。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合成生物學實驗室,主要以微生物為細胞工廠,借助工程科學概念,通過基因組合成、基因調控網絡及信號轉導通路的邏輯性設計和定向進化,人工創造具有功能的新途徑或新型酶,生產各種活性成分產品。產品包括生物藥物、營養藥品、新型煙草、化妝品、香料、燃料、農業有機肥料、飼料等,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深圳合成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建設的非法人科研機構,核心參與單位是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和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2019年1月,由合成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第七個研究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體建設。深圳市政府5年投資7.5億元,是深圳十大基礎研究機構之一。
案例三:態創生物
北京態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致力于合成生物技術多領域產品生產。態創生物擁有全國最頂尖的高通量篩選平臺來實現全基因組規模的工程化和非理性定向進化,獨創了具有專利的活性測試標準,擁有千噸級自有工廠,在化妝品領域已經實現了商業化落地,目前已經做到合成生物學行業內全國前三。2021年收入近億元人民幣,預計2022年可完成數億元營收。
態創是國內第一批在生物科技領域實現多種物質量產且規模商業化的企業,解決了多種合成物質的量產問題,小分子肽、赤蘚糖醇等幾十種物質已實現量產,在售物質約30種,目前集中于消費品等添加領域。工廠年產能萬噸級,采用全球頂尖定制化智能生產設備,通過生物發酵實現生物材料大規模量產。
研發團隊來自國內外生物領域頂尖高校,具有多年業內科研和實踐落地經驗。專家顧問團隊來自耶魯大學、劍橋大學、中山大學等頂尖高校,以及中科院等頂尖科研院所。
案例四:芝諾科技
北京芝諾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專注于利用合成生物學、發酵工程技術開發高附加值天然產物的科技公司。芝諾科技在研的多條產品管線即將實現量產,預計年產能將達到10噸以上規模。
第一款產品2’-巖藻糖基乳糖(2’-FL)已經能夠實現1000升發酵罐條件下的高產率發酵生產,各項理化指標已達到歐盟標準,有望成為首家實現母乳低聚糖大規模商業化量產的中國企業。目前在國內初創公司代表主要有芝諾科技與一兮生物,兩家企業都已完成中試,預計可在近期實現量產。
另一個即將商業化落地的產品是微生物基天然色素,可用于紡織品印染等領域。針對天然色素開發出了利用工業廢水發酵生產的獨特路徑,進一步實現了節能減排。
案例五:盈嘉合生
盈嘉合生2015年成立于成都,公司定位于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制造天然活性成分,例如甜菊糖苷、羅漢果苷、阿洛酮糖,阿魏酸、香蘭素等,專注于食品飲料及營養健康品行業。公司是全球罕有使用生物法生產甜菊糖苷(甜味劑)公司之一,擁有領先的合成生物學研發和生產平臺。
過去六年里,公司已經布局了應用在制藥、食品飲料、保健品等健康領域的數十個自研產品,今明兩年還將有五個以上新產品上市。
植物天然活性成分一直作為食品、藥品、保健品及日用化妝品的重要功能來源,在大健康產業的應用更是日益廣泛。甜味劑主要是代替蔗糖、葡萄糖等。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內容部分信息來源網絡,本平臺不對文章信息或資料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承擔責任。文章僅供閱讀參考,不作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