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機器人來了,人工智能加入“戰隊”!
一線的醫務人員在整個抗疫期間,面臨著人力和物力的缺乏以及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各地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相關企業也紛紛出戰,力爭在本次疫情中降低醫務人員工作壓力,服務大眾,為社會創造價值。
阿里達摩院智能疫情機器人
該“疫情機器人”是浙江省新型肺炎公共服務和管理平臺,通過問診后臺服務機器人,可以實現秒回所有疫情相關問題,目前該平臺僅在浙江、黑龍江、山東濟南等地進行支援,希望不久,該平臺能夠服務更多地區。
消毒機器人
消毒機器人系統,通過集成超干霧化過氧化氫、紫外線消毒、等離子空氣過濾等消毒方式,通過自主導航技術自主移動,識別環境中的物體,達到自主避障功能,并配有消毒管理軟件,自主圍繞消毒目標進行全方位消毒。
一臺消毒機器人攜帶消毒液1500ml,可實現連續3h工作時長。極大的減少了醫務人員和患者與病毒的接觸。
語音機器人
盡管在互聯網的帶動下,防范的宣傳工作已經十分到位,但社區排查工作也尤為重要。借助語音機器人,自動呼叫目標人群電話,通過特定的問題列表,可以實現5分鐘呼叫200通電話,極大地縮短了疫情排查工作。
送餐機器人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幾率,部分地區醫院內部開始啟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餐飲配送服務,除了日常餐飲,還可用于藥品和生活用品的配送服務。工作人員只需在三餐時間將餐飲放至機器人托盤上,機器人便可以送達指定位置,并語音告知。該方式可降低工作人員與患者或其它醫務人員的病毒傳播風險,也減少工作人員一次性防護設備的使用。降低風險,提高效率。
百度AI體溫檢測解決方案
由于春節期間,各大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場合存在密集人口流動現象,為提高大規模人群的溫度測量,百度提供了一套完善的AI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其測量誤差僅為0.05°C。在篩選過程中,對于體溫異常人員,系統將發出異常預警。目前該解決方案已經成功落地北京的清河火車站。
服務型機器人
幾日前,由獵豹移動攜獵戶星空,將兩臺智能服務機器人送至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其中一臺服務機器人負責自動響應發熱問診、引領病人和逐步診療,并且能夠實現醫生對病人的遠程診療;另一臺機器人負責遞送化驗單和藥物等工作,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避免醫護人員在遞送過程中交叉感染。
上海移動聯合合作伙伴推出了首批兩款5G防疫機器人,該機器人專門針對防疫場景定制化,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鼓勵病人、視頻互動、咨詢答疑、防疫宣傳,還可協助病人與醫生遠程交流、查看病人情況并回傳。
手術機器人
美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從武漢返回美國后,當地醫生采用機器人在隔離病房外為病房內的患者進行治療,該機器人配備攝像頭、麥克風、聽診器等設備,極大的降低了感染幾率。
這場“防疫戰”將是5G應用普及的一場重要的實戰。這些高科技產品能否在實戰中經得住考驗,中籌廣銀認為,智能制造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創新模式,在防疫過程中推出創新產品為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很多企業在疫情之前并沒有相關的醫院機器人產品,不過伴隨著終端需求的急速擴大,很多企業開始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在短時間內推出了相關產品,這種響應速度其實也進一步驗證了當前國產AGV技術的成熟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特征。
總體而言,疫情對于機器人在醫院的應用來說確實是一個機會,它讓人們看到了機器人解決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客戶的嘗試意愿。但真正能夠把握住機會的,是那些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且能經受住實際應用驗證的。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他們的春天或許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