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融資動態
第一部分:醫藥健康產業分類及概念
參考動脈網分類標準,將醫療健康產業分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數字健康和醫藥流通五大領域。五大領域中,生物醫藥包括生物制藥、化學制藥、中藥、醫藥研發制造外包服務等;醫療器械包括體外診斷、醫用耗材、醫療設備、其他診斷/治療設備等;醫療服務包括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與民營醫院、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數字健康包括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健康和新型數字療法;醫藥流通包括零售藥店、藥械物流、醫藥批發。
第二部分:醫藥健康領域投融資整體分析
- 融資事件和金額
2024年2月,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49起投融資事件,8起未透露融資金額,共融資39.774億元,平均單筆融資金額0.9700億元。
- 融資輪次
2024年2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以PreA輪,A+輪,天使輪和A輪為主,按事件數排序為:PreA輪,A+輪,天使輪,A輪,B+輪,B輪,C輪,C+輪,戰略融資,D輪,E輪,早期項目(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A輪、A+輪)占比相對較高,為67.34%。
圖|醫療健康產業領域融資輪次分布
- 細分行業
從細分行業看,2024年2月醫療健康投融資事件多集中在生物醫藥領域。按事件數排序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數字健康,分別為25起,19起,5起。
- 區域分布
從區域分布看,2024年2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發生地前六名依次是:杭州,蘇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點區域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區,成渝地區投融資事件逐漸增多。
圖|醫療健康產業領域融資企業區域分布
- 事件Top7
2024年2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事件中,普方生物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為1.12億美元,融資金額TOP7企業中,涉及生物藥,小分子藥,疫苗,CDMO和心臟電生理診療。
普方生物(Profound Bio)2019年成立于蘇州,專注于腫瘤新型抗體療法。基于創新的專有技術平臺,開發了多種針對實體瘤和血液惡性腫瘤的抗體偶聯藥物(ADC)候選藥物組成的產品線。在美國華盛頓州大西雅圖地區和中國蘇州都設有分支機構。
Rina-S(rinatabart sesutecan)是葉酸受體α(FRα)靶向ADC,正在進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2期試驗,計劃于2024年進行卵巢癌的關鍵研究。PRO1160是CD70靶向覆蓋血液和實體瘤適應癥的ADC,正在進行1期試驗,預計將于2024年獲得初步結果。PRO1107是蛋白酪氨酸激酶7(PTK7)靶向ADC,正在進行1期試驗,預計將于2025年獲得初步結果。PRO1286是針對多種實體腫瘤的雙特異性ADC,預計于2024年進入臨床。
圖|普方生物產品管線
趙柏騰博士是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在2009年加入Seagen之前,曾在默沙東工作,為多個治療領域的多個臨床開發項目提供臨床藥理學、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支持。
- 月度關鍵詞:生物醫用材料
2024年2月,醫療健康領域投融資月度關鍵詞為生物醫用材料。
生物醫用材料指用來對生物體進行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其病損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新型高科技新材料。替換損壞組織或器官,如人造假牙、人工關節等;改善或修復器官功能,如脊柱修復支架、心臟起搏器等;用于治療過程,如藥物載體與控釋材料、用于血液透析的薄膜等。
按材料成分,可分為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醫用陶瓷、復合材料及生物衍生材料;三種分類方式分別為按材料性質,按應用以及按材料來源分類。根據材料性質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按臨床用途,可分為骨科材料,心腦血管系統修復材料,人工皮膚和敷料、醫用導管、組織黏合劑、血液凈化及吸附等醫用耗材,軟組織修復及整形外科材料,牙科修復材料,植入式微電子有源器械,生物傳感器、生物及細胞芯片以及分子影像劑等臨床診斷材料,藥物控釋載體及系統等。
第一代生物醫用材料在對工業化材料進行生物相容性研究基礎上,以醫療、保健等為目的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共性是生物惰性,即盡量將受體對植入器械的異物反應降到最低。第二代生物醫用材料逐漸由生物惰性轉向生物活性,即具有活性的材料能夠在生理條件下發生可控的反應,并作用于人體。隨著機體組織的逐漸生長,植入的材料不斷被降解,并最終完全被新生組織所取代。第三代生物醫用材料將生物活性材料和可降解材料這兩個獨立的概念結合起來,在可降解材料上進行分子修飾,引起細胞整合素的相互作用,誘導細胞增殖、分化,以及細胞質外基質的合成與組裝,從而啟動機體的再生系統。第四代生物醫用材料用于維護、促進、修復或替換人體各種組織或器官損傷后的功能和形態的。核心是建立細胞與生物醫用材料的三維空間復合體,即具有生命力的活體組織,用以對病損組織進行形態結構和功能的重建并達到永久性替代。
生物醫用材料上游原材料領域包括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醫用陶瓷、復合材料以及生物衍生材料五大類。中游包括骨、牙、關節、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統修復材料,皮膚、乳房、食道、呼吸道、膀胱 等軟組織材料,人工心瓣膜、血管、心血管內插管等心血管系統材料,血液凈化膜和分離膜、氣 體選擇性透過膜、角膜接觸鏡等醫用膜材料,組織粘合劑和縫線材料,藥物釋放載體材料,臨床 診斷及生物傳感器材料,以及齒科材料等。下游是以醫院、美容院、門診為代表的醫療機構。
- 德柯醫療
德柯醫療2017年成立于杭州,由德諾醫療孵化,專注于水凝膠心肌修復技術在心衰治療領域的應用。
心力衰竭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傳統治療方案為藥物服用緩解癥狀,心衰患者5年期死亡率高達50%,現有針對終末期心衰的非藥物治療包括心臟再同步起搏,左室輔助裝置和心臟移植,但均存在費用昂貴,手術復雜,國外技術壟斷等問題。
德柯醫療國際首創的XDROP™經導管心內膜水凝膠注射系統,通過微創手段將水凝膠注射植入心肌壁內,增厚心肌壁,為室壁提供力學支撐,最終減緩甚至逆轉心室的擴張,改善心臟的生理功能。將于2024年在全國十余家頂級三甲醫院開展確證性臨床試驗。
2.圣至潤合
圣至潤合2021年成立于北京,聚焦再生生物材料研發應用。具備國內頂尖的生物領域科學家團隊,有多項自有知識產權,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創新型中小企業。
細胞外基質ECM與細胞共同構成組織和器官,是細胞間相互作用的信號平臺,可為細胞、組織、器官的完整性提供物理支撐,優化細胞外微環境以提高細胞活性、促進新細胞生成,具備良好的組織修復、引導再生能力。ECM在臨床用于燒傷創傷修復、補片貼片已有十年以上歷史,在醫美領域有望實現填充效果自然、持久、再生修復、煥發肌膚活力的功能。
掌握多種組織來源的ECM制備技術,其中網膜ECM頸紋填充產品,在北京八大處等4家三甲醫院開展臨床試驗,全部受試者已進入觀察期,是國內首家進入臨床的ECM醫美注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