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研究:工業互聯網系列研究(一)——數字化轉型
2021-04-09 08:57:15
近年來,中國工業互聯網與行業的融合加速縱深拓展。工業互聯網已應用到鋼鐵、交通、能源等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而且從單體應用向系統化、集群化應用延伸。
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也在擴張。據測算,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達3.1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提升至2.9%,對數字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16%,帶動就業人數131.29萬人。
在經濟發展中,工業互聯網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促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培育新動能、把握新機遇、開辟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源起基金核心邏輯是關注未來5-10年趨勢,發現真正具有創新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投資成長性行業中有科技和模式創新的、確立市場地位的領頭羊,因此對于工業互聯網展開系列研究。
“數字化轉型”由G20在2017年漢堡峰會作為重要關鍵詞提出,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由于其涉及的行業范圍廣、目標訴求差異大、技術融合要求高,目前全球范圍內未能對數字化轉型給出統一定義。主要的機構/企業從各自的理解出發,給出了相應的定義,綜合來看,數字化轉型包含多技術集成、數字與物理世界融合、智能化應用以及創新生態打造等關鍵特征。
自動化、信息化與數字化一脈相承,逐步發展,層層遞進。
數字經濟包含4大部分內容: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和數據價值化,前2者可歸類為生產力,后2者可被分別劃分為生產關系和生產要素。根據數字化轉型的主流定義和關鍵特征,其與產業數字化部分高度重合。
根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19年產業數字化增加值達28.7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達80.2%,2016-2019年間CAGR高達18.2%。
在各重點行業中,工業制造具有較高的數字化轉型動力,已成為近年來踐行數字化轉型的領先行業:綜合IDC、Gartner的數據,2020年國內工業制造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投資規模達3785億元,排名第2,2016-2020年間的復合增速達25%,排名第1。
根據OMDIA測算,全球5G行業應用的經濟貢獻將達13.2萬億美元,其中制造業將成為最大規模開展5G應用的行業,5G將帶動全球制造業實現新增產出4.7萬億美元。截至2020年3月,制造業成為發布5G應用最多的行業,占比達35%,是第2名的2倍以上。
五、展望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仍將是全球競爭的焦點
受益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高度重視,全球制造業數字化變革的熱情正愈趨高漲,美、歐、日、韓、中等主要工業國家/地區近年來相繼出臺再工業化的政策,紛紛瞄準數字化變革為主攻方向。
全球制造業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支出巨大。我國制造業因應環境變化也產生了多項數字化轉型需求,須久久為功方能有效解決。
近年我國工業經濟形勢深刻變化,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工業競爭格局深度調整,由此引致多項數字化轉型需求,需久久為功:
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效率:應對經濟下行和成本持續上升等挑戰。
提升產品質量和價值:多數企業屬中低端制造,附加值低,需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價值。
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大量中小型制造企業利潤率低,需將自身資源能力與產業鏈、供應鏈及社會化生產體系更好融合,獲取更多市場機會。
降低信息化應用門檻:700多萬中小型制造企業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多數面臨資金壓力,需要更低成本、更便捷的信息化產品服務。
源起基金認為,隨著互聯網同政務服務、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基層治理等領域深度融合,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融合生態體系正在加速形成,數字經濟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讓信息化能夠更好地促進發展、造福人民。
目前,源起基金已積累了一大批優質項目,尤其是最終投向通信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其應用、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領域的優質企業。
源起基金順勢而為,跟隨行業紅利,擁抱新基建,把握新動能,掘金萬億物聯,以通信巨頭領航,產融強強聯合。希望在未來,源起基金更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構建多元化、覆蓋廣的服務體系,以尋求對產業格局及產業生態環境帶來改變,履行企業責任,貢獻金融力量,為社會創造價值,助力國家經濟發展。
(以上資料來源:Gartner、OMDIA、IDC、普華永道、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CA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