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創新醫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1-07-15 14:27:16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國家密集出臺各項產業規劃和扶持政策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眾多高新技術的推動下,醫療服務模式加速創新。源起基金關注未來5-10年趨勢,發現真正具有創新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投資成長性行業中有科技和模式創新的,確立市場地位的領頭羊。源起基金認為醫療行業的改革紅利釋放依舊,核心基本面不改長期向好趨勢。
源起基金了解到,近日首屆“中國大健康趨勢發展峰會”在上海開幕。齊聚眾多醫療部門領導、醫療健康公司、創新企業、投資機構、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分享醫藥衛生改革實踐經驗,以及行業頭部企業的最新中國市場洞見。

首個《2021大健康趨勢發展報告》在峰會上進行預告。《報告》顯示,當前,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突破1.9億,超過G7國家同齡人口之和。這意味著中國老齡健康市場的潛在需求,同時多于G7國家相加之和。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將超過2.6億,超過日本人口的2倍,屆時,中國將步入“超級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的巨大醫療需求,對于醫療行業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報告》認為,未來十年,最好的醫療健康產業機會在中國。經歷漫長等待與積累后,中國醫療創新將突破臨界點,進入爆發式增長,或將誕生世界級的醫療產品與技術公司,與美國并行,成為全球大健康行業創新雙引擎。
《報告》顯示,對于患者而言,最終訴求不在于創新產品,而是能夠治愈疾病的解決方案。所以,未來醫療公司一定要有一種思維,要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一種先進的技術或者解決方案來使其獲得增益,并且對產品進行持續的優化和迭代創新,這也是構建競爭壁壘的一環。
《報告》認為,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不單單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產業鏈整合,解決方案串聯等一系列綜合能力的競爭。應用創新理念、數字化工具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健康服務體系,才是數字化趨勢下,醫療健康行業的終局。
源起基金認為,人口老齡化帶來需求的持續增長,技術進步帶來供給的不斷增加,醫療健康產業受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場空間以及抗周期性等維度具有優勢等驅動因素進一步推動創新醫療產業的發展。
源起基金還了解到,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官網上發布了《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人工智能醫用軟件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的通告(2021年第47號)》。正式發布《人工智能醫用軟件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下文簡稱《指導原則》),明確了人工智能醫用軟件產品的分類界定。

隨著本次《指導原則》的發布,人工智能醫療軟件產品的界定、歸類和監管更為明確,也更具操作性,對于行業中各企業產品定位、產品注冊策略有了明確的指導意義;此外,將部分人工智能醫療軟件下放到二類管理也將促進行業發展。支持和鼓勵包括人工智能產品在內的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創新發展的政策基調已十分明顯。
同時,國家藥監局一直在跟蹤和關注國外先進監管部門對人工智能產品的監管方式,并表示將在下一步繼續鼓勵支持人工智能產品創新發展的同時,結合我國相關產品申報的情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審評審批要求,指導相關產品早日上市應用。
源起基金注意到,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指南《醫療衛生中AI使用的倫理和管治》。闡述了AI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適用的法律和政策、關鍵的倫理原則和相應的倫理挑戰、責任機制和治理框架等。

指南由WHO數字衛生和衛生創新與研究團隊領導完成,用時兩年。同時,WHO與20人專家領導小組合作,確定6項核心原則,以提高在醫療衛生領域使用AI倫理水平。這也是該領域的第一批共識原則。
1. 保護自治權
2. 促進人類福祉、人類安全和公共利益
3. 確保透明度、可解釋性和可理解性
4. 培養責任感和問責制
5. 確保包容和公平
6. 促進具有響應性和可持續性的AI發展
WHO指出,將AI技術用于醫療衛生有著巨大的前景,將應用于醫療護理、衛生研究和藥物開發、衛生系統管理和規劃、公共衛生及其監測四個方面。
源起基金認為,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迎來新一輪變革與發展關鍵時期,人工智能、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精準醫療、AR/VR、3D打印、遠程醫療等技術與醫療健康深度結合,帶來了整個醫療生態和效率的融合提升,尤其是在5G、物聯網技術的加持下,行業面臨跨越式創新與改變,未來前景可期。
源起基金緊跟外部政策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堅定看好醫療行業長期發展,立足于國家戰略,源起基金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建設,為了推動醫療產業蓬勃發展,攜手業界領先機構,共同構建醫療產業鏈生態圈。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以“引導基金牽頭+產業資源帶動+生態賦能支持”的路徑來激活市場現有雙創資產,創新開拓多元融合的產業版圖,助力企業成長。